从小小扭棒花看传统文化

发布日期:2023-05-11    浏览次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标志,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历史成就的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对于人类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有责任去了解非遗,了解文化。5月10日,思政部教师、全生异科导师何欣怡、岳瑾明、郭霄凤与食环学院学生相约杏花,共做扭花,探寻非遗绒花。

扭花棒是由铁丝和绒毛组成的一种手工材料,是当下颇为流行的一种小手工。只需要简单扭一扭,弯一弯就可以形成各种造型。扭花棒不仅简单有趣,而且成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绒花始于唐朝,寓意“容华”有吉祥含义,“⼭花插宝髻,⽯⽵绣罗⾐。”李⽩诗句中的少⼥折花插在发间,鲜活的花衬托出少⼥灵动的美。甚⾄透过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图》亦可以看到画中⼥⼦梳着⾼耸的云髻,簪着折枝花朵,是那般清雅光艳,美如太虚幻境⾥的仙⼦。但鲜花受时令所限,且易枯萎,花瓣往往承受不住⽽凋零。于是⼈们希望可以得到永开不败的花作为饰品,就这样,⼿⼯绒花便应运⽽⽣。

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分享了绒花的故事,也一起做了许多成品。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不禁感叹扭花棒的便利和有趣,更深深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了解文化,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华夏五千年,非遗进万家,文化共传承!

(作者:何欣怡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