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红色“狼人杀”活动解码红色基因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

3月25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大数据学院全生异科导师侯佳伟、郭静杰以及李婷毓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丰齐老师,带领2024级17名异科学生齐聚毣谷书院“一间心舍”异科活动室,以“血色迷局·信仰破译”为主题,将红色谍战故事引入“狼人杀”游戏框架,在推理中展开一场跨学科的红色精神寻访。

侯佳伟老师以“潜伏者代码破译”为切入点,通过《永不消逝的电波》影视片段与延安时期情报战史实,解析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传递真理”的斗争智慧。在学生们抽取特制角色卡环节,既有能查验身份的“政委”,掌握解药的“军医”,可绝地反击的“狙击手”,也有需识破的日军“间谍头目”和“行动队长”,每张卡片背面印有对应历史人物事迹二维码。侯佳伟老师现场演示“摩尔斯电码版投票器”,当学生用长短灯光信号表决时,墙上投影同步显现《论持久战》节选文字,将博弈战场化作历史课堂。

游戏进程中,“地下党阵营”需通过三次“情报破译任务”获取线索:在“电台监听”环节,学生用Python代码破译密电中的《新华日报》社论片段;于“物资运输”关卡,需结合百团大战地图推算最佳行军路线;面对“内鬼甄别”,则要分析延安整风史料提炼特务行为特征。刘丰齐老师化身“军医”时,巧妙运用统计学概率抢救关键队友:“救治决策就像训练神经网络,既要警惕噪声干扰,更要抓住核心特征。”

当最后一轮“公投”锁定隐藏的“间谍头目”,房间灯光骤亮,全息投影再现平型关大捷场景。郭静杰老师以角色卡为引,讲述真实历史中“狼人杀”般的谍战传奇:开国少将刘永生乔装货郎智取情报,地下党员沈安娜潜伏敌营十四年未暴露。学生们将游戏中的“身份伪装策略”与党史中的“群众工作法”对照研讨,手写“信仰代码卡”贴满历史时间轴。数据2401班学生郭浩彬握着自己设计的“情报加密算法图”感叹:“这场游戏让我发现,革命先辈的战略思维早写在《论联合政府》里,即用真理做密钥,以民心为基站。”

活动尾声,师生举起角色卡拼成巨型党徽,齐诵《少年中国说》选段。李婷毓老师将游戏中的“暗夜行动记录表”转化为《红色基因解码手册》,扉页写道:“历史是最好的预言家,人民是国家最强的守护者,而信仰永远是击穿黑暗的那颗子弹。”这场融合推理博弈与史料考证的红色沉浸课,既让“狼人杀”有了历史的重量,更让思政教育焕发青春的锋芒。


撰稿:郭静杰 摄影:侯佳伟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