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大数据学院全生异科导师李青柳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露瑶带领2024级8名异科学生齐聚毣谷书院·半杯故事活动室,开展“大咖阅读主题读书会”,聚焦《段永平传》的深度阅读与讨论,通过人物事迹分享、青年成长对话等形式,师生们畅谈阅读感悟,分享人生思考,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李青柳老师从“本分”哲学的深度践行者角度为大家介绍了段永平先生。段永平的“本分”绝非空洞口号,而是融入企业血脉的行动准则。面对山寨横行的90年代市场,他拒绝跟风低价劣质产品,宁可牺牲短期利润,也要在小霸王游戏机上死磕技术细节——为提升0.1%的按键灵敏度,他带队测试上万次;经销商提议贴牌扩产时,他坚持“品质失控就是自杀”,严控代工厂标准。这种“慢即是快”的坚守,让步步高DVD在行业价格战中逆势提价,反而以超80%的复购率登顶市场。他更将“本分”注入管理基因:早年OPPO面临核心团队被挖角危机,他坦言“员工留不住,一定是企业不本分”,随即推行股权共享,把利益真正让渡给奋斗者。如今,“本分”已成为OPPO、vivo数万员工的口头禅,从“不攻击对手”的竞业底线,到“先道歉后追责”的售后原则,段永平用三十年证明:商道至简,无非“结硬寨,打呆仗”。
王露瑶老师从财富之上“教育家”与“慈善家”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心得。段永平的慈善不是“富豪施舍”,而是“价值观的延续”。2006年,他向母校浙大捐赠3000万美元,创下中国高校校友单笔捐赠纪录,却拒绝冠名教学楼,只要求“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和科研刀刃上”;2010年,他设立“心平公益基金”,其中超2亿元定向资助基础教育,他说:“农村孩子不缺聪明,只缺机会,一个书包可能改变一生。”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育人”:他效仿巴菲特拍卖午餐,将所得190万美元全部捐赠,却把交流内容聚焦于“如何理性看待财富”;他推动浙江大学设立“永平奖学金”,不设成绩门槛,只奖励“具有社会创新精神的普通人”。“钱是手段,不是目的”——截至2022年,他累计捐赠超4.47亿元,但更珍贵的遗产是那句叮嘱:“当你把资源给到值得的年轻人,他们未来创造的价值,会百倍于你的投入”。
读书会上,同学们争相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高雄同学动情地说:“以前总觉得成功靠的是运气,但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段永平的成功源于他始终坚持‘做对的事情’。这让我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今后要更踏实地对待每一门课程。”李富成同学则从另一个角度分享感悟:“书中提到的‘本分’理念让我思考很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像段永平那样保持平常心、专注做好分内事的人实在太少了。这提醒我要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李青柳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学习和生活:“无论是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是人生选择,希望你们都能像段永平一样,保持理性与专注,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做对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对’。”
供稿人:李青柳 摄影:李青柳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