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无涯,学更无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例会

发布日期:2022-06-17    浏览次数:

教师是解惑者,教学是没有尽头的。同时教师想要永葆自己的“活水”还需要意识到学也无涯。青年教师成长导师每次与“青椒”们的见面成为青年教师们“活水”非常重要的源头。

5月的成长导师见面会如约而至,虽然依旧是“云”见面,但正如赵教授说的一样“是一次胜利的例会”。

本次例会为“分享——解惑”主题,青年教师们向赵教授分享本学期科研、教学心得,向赵教授请教难点与困惑。高培月老师总结分享了本学期线上教学的一些感悟与经验;赵静老师表达了下学期即将讲授一门之前未涉猎过的新的课程的焦虑与困惑;卢静老师针对即将进行的线上考试以及命题进行请教与分享;郭慧毅老师提出了在个人科研与教学中对“集体备课”的一些疑惑。听完“青椒”们的发言后,赵教授表达了“教也无涯,学也无涯”的感慨,他对青年教师的思考与疑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用心方能出总结。同时赵教授针对不同问题一一进行了“共性”与“个性”的答疑与解惑。

针对“集体备课”,赵教授提到首先各位老师要重视集体备课,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利用好不同层次的集体备课,比如省与省、校与校、教研室与教研室,甚至每次他作为成长导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例会等等,均是集体备课。针对新课程讲授:赵教授建议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暑期的时间,将教材吃透,多进行思考,积累素材,多关注吸取优秀院校优秀老师的思想、方法与成果,同时多与同行老师进行沟通。针对线上考试,赵教授首先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经验,同时建议在期末的考试中应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要有难度也要有灵活度,要因“才”、“材”出题。

同时赵教授讲到,这些问题看似是“个性”的问题,事实上亦是“共性”的问题,新课程的讲授少不了教师间的“众筹”,期末试卷库的建立、扩充、修改等更是需要同一门授课教师的共同打磨,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是“和”的魅力。

最后赵教授总结道: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教与学是一个无止境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如海绵般不断地汲取知识,正所谓教也无涯,学亦无涯!

(作者:郭慧毅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