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白燕书院103活动室里,开展了一场融合“榜样学习、精神感悟、思政引领”的主题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李洁带领机制专业学生,通过观看雷军2025年度演讲《改变》、研读《一往无前》中“小米的诞生与崛起”的章节,将企业创业故事转化为思政教育鲜活素材,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奋斗精神、涵养责任担当。

从互联网手机单赛道,到智能生态全布局,小米的“改变”不是盲目转型,而是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守!直播观看环节,在《改变》演讲里,雷军提及“行业寒冬里持续加码玄戒芯片研发”内容时,李老师顺势将案例与思政内涵深度绑定:“小米顶住压力搞自主研发,恰如国家倡导的‘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每个人的专业学习、职业选择,都可以和国家科技发展同频共振,比如大家作为机制专业学生,钻研数控技术,未来就能为工业创新升级破题,把工匠精神落到实地。”

书籍研读环节,师生聚焦《一往无前》第一部分“小米的诞生与崛起”,展开创业精神与思政价值的深度对话。王翌豪同学表示,“小米初创时,团队成员同吃同住、攻克难关,这是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李老师进一步延伸:“小米‘与用户交朋友’的产品理念,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企业实践中的体现。就像大家学习机制专业,要考虑技术如何服务生产需求,这就是思政理念的落地。”师生还共同梳理了“小米诞生的关键决策”,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坚守初心、顺势而为的辩证思维,理解“个人奋斗需融入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的思政内涵。

活动尾声,李老师为同学们发放思政实践任务卡,要求结合专业制定“奋斗计划”,让思政教育持续“升温”。“以前觉得思政课是‘讲道理’,这次从小米的故事里,真的懂了‘科技报国’‘集体协作’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次专业课学习、每一个实践选择里。”魏均源同学的感慨,道出了此次活动的育人实效。

此次主题活动跳出“思政教育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以企业实践为鲜活教材、以榜样精神为引领灯塔,让思政课从“课堂上”走到“案例里”,从“抽象概念”变成“具体行动”。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继续探索“专业实践+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让思政课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生活温度,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

撰稿:李洁 摄影:李洁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