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袁玥主持开展了《埃隆·马斯克》大咖阅读分享会,带领学生们共同探讨这位科技狂人的创新性思维和绝对行动力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活动同时邀请了邢国香老师。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特斯拉与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以一场深度阅读分享会,再次点燃公众对创新本质和实践的思考。4月1日,这位被称为“现实版钢铁侠”的科技狂人通过线上直播,结合他近期阅读的《从0到1》《超级智能》等著作,阐述了他对创新时代的深刻洞察——在这个颠覆与重构交织的时代,唯有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才能突破文明的边界。
“创新不是灵光乍现,而是持续爆破”
马斯克援引《从0到1》的核心观点,强调真正的创新绝非偶然:“从特斯拉第一辆Roadster跑车到猎鹰重型火箭回收,我们经历了上百次失败。但每一次爆炸都是数据点,每一次失败都是迭代路径。”诚然,这种“行动派哲学”在马斯克的商业版图中有迹可循。他创立的Neuralink公司,仅用5年就完成脑机接口人体试验,让三名瘫痪患者用意识操控电子设备。“我们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创造未来。”马斯克展示了一段未公开视频:一名渐冻症患者通过脑电波打出“感谢生命”的电子字幕,全场为之动容。

“警惕思维舒适区,拥抱认知不适感”
马斯克建议年轻人建立“创新飞轮”:每天花30分钟阅读跨界书籍,每周参与开源项目,每月尝试解决一个“不可能问题”。他说:“你们生在一个比黄金更珍贵的时代”,或许,下一个颠覆性创意,就诞生在B站弹幕或抖音评论里,甚至是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只有跳出思维舒适区,才能拥抱无限可能。
有同学在分享中感慨:“马斯克教会我们,思想必须配合行动的重要性。”正是如此,无论是SpaceX早期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还是特斯拉产能危机,马斯克均以“偏执式坚持”突破瓶颈。这种精神深刻启发了在场学生对于“长期主义”理念的思考,促使他们积极探索如何在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中践行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场持续两个小时的大咖阅读分享会,俨然成了一堂关于创新和实践的交流课。最后,袁玥老师总结道:正如马斯克所言,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每个人都能在行动中寻找答案,他办公室墙上那句手书:“Don't just think,act.”(不要只是想,要行动)。这或许正是创新时代最深刻的隐喻:当思想遇见行动,星火终成燎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擦出别样的人生火花。
这场持续两个小时的大咖阅读分享会,俨然成了一堂关于创新和实践的交流课。在马斯克看来,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每个人都能在行动中寻找答案——正如他办公室墙上那句手书:“Don't just think, act.”(不要只是想,要行动。)这或许正是创新时代最深刻的隐喻:当思想遇见行动,星火终成燎原。窗体顶端
撰稿:袁玥 拍摄:邢国香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