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所爱 名曰华夏——太行书院第七期五四讲堂

发布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

回顾历史,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10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是信仰成就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奋进如歌。为提升同学们的家国意识,坚定信仰力量。5月11日,太行书院在线上举办第七期五四讲堂活动。此次活动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成思思老师带领同学们回味峥嵘岁月,感悟五四精神。

吾有所爱 名曰华夏——太行书院第七期五四讲堂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一文中写道。2022年疫情防控中,我国的青年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主动申请到第一线奋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青年运动员精彩卓越的竞技水平,诠释着新时代中国的从容姿态,以别样的中华文化魅力收获着来自世界的掌声;2022年,太空出差三人组完成 “超长出差”任务,从中国空间站载誉而归,这代表我国科技力量又更上一层楼。当代不少青年人在为祖国事业而奋斗,这便是革命前辈最想看到的,他们的信仰亦是我们新时代人的信仰。当代中国青年正处于人生的金色年华,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发扬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从履行每一项职责、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开始,爬坡过坎、开拓前进,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不凡。

“青春都不容易,没有哪座山好爬,没有哪个坎好过。然而生命的河流朝向大海还是通往沙漠,信仰从来都是最关键的决定项”。成老师铿锵有力地讲道,“坚定信仰的人一刻也不会迷失方向,他的灵魂将冲破炼狱的烈焰,直奔人生意义的彼岸。”在如今多元化文化中,信仰可以是“爱”,就像慈善家们四处留下关爱;可以是“超越”,就像运动员们不断的拼搏竞争;可以是“真理”,就像中国人在矢志追求中砥砺奋进。如果青年不能独立做出信仰的选择,就会在理应怀抱梦想的年纪里抱怨生活。因此,同学们更加应该有信仰、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才能真正为中国梦而奋斗,真正实现中国梦。

吾有所爱 名曰华夏——太行书院第七期五四讲堂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2020年10月,共青团、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295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其中我校焦子益同学因为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荣获该称号。我校团委获评“2019年全国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高校项目办”称号,我校连续五年荣获此称号。如今,新一代也不甘落后,踏实勤奋、投身劳动,太行书院学子在农耕活动中积极实践、体验农耕,弘扬农耕文化。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带领下,大家近距离体验植物生长和春耕播种工序,用实际行动诠释他们对于农耕文化的理解,体验“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的辛苦。前有前人抛头颅洒热血,今有青年勇拼搏敢挺身,这亦是青春的模样!

青春向国,筑梦强国,精忠报国!这便是我们当代青年人应有的信仰,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奉献自己,无惧一切。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活动最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大力弘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勇担时代重任”的决心。其中乔安琪同学讲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要继承五四精神,继承前辈永垂不朽的爱国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脚踏实地,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奉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青年应在急难险重的艰巨任务中冲锋在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担当尽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定义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和整体风貌。”

吾有所爱 名曰华夏——太行书院第七期五四讲堂

(作者:成思思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