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了在全校推行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我校思政课内涵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才,全面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9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培养活动“青蓝计划”于线上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讲好‘非凡十年’大思政课”,本次会议由思政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赵教授与青年教师分享关于怎么讲、以及怎么讲好“非凡十年”大思政课。四位青年教师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赵教授结合多年思政工作经验进行指点与总结。
高培月老师指出,在开学第一课中开展了“非凡十年”主题教学,利用结合十年个人生活变化体验,折射国家发展进步的大成就,以小见大的方式适合学生深刻领悟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但在讲解中,个人感觉对于成就的讲解过于表面化,由于理论水平所限,对成就背后的逻辑根源讲解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深刻。
郭慧毅老师提出两点疑问,一是:讲非凡十年的时候感觉体量比较大,自己讲得不够深入、理论性不足;二是:就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思政教师路径方面,不知还可以做哪些努力。
赵静老师也向赵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是如何讲解“非凡十年”,分别从事例的选取、十年与个人、家庭的关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围的改变,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何为“非凡十年”,并进一步明确自己与国家的关系。但是,在讲授中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遇到一些理论性较强,或者敏感性话题,自己不知道如何从表面达到本质,在讲解的时候存在不够深入、不够透彻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赵教授可以给予指导。
卢静老师谈到,“大思政课”,是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并且去贯通学校与社会的思政课。校园里的课堂是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但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和课本去宣读。必须与时代的背景高度契合。从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可以说不同领域、不同维度的丰硕成果都记录着这发展的十年,尤其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也在见证着这非凡的十年。可以借用这非凡十年的鲜活的案例,不说教,不照本宣科,给学生们带来更加生动的思政课。
针对四位老师的观点以及指出的问题,赵教授进行了详尽回答。赵教授首先提出,要善用集体备课机会拓展自身认识。集体备课是思政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各类集体备课活动,可以拓展教师对重大问题的认识视角,加深对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程度。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保证讲授政治方向不出任何问题、同时兼顾了内容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级以及认知程度做好案例选取以及讲解方法的准备。确定讲解要达到的目的、意义、效果。其次,还应到善于运用已有研究成果,通过相关专家的研究结论,加深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提升个人理论水平。根据授课内容可以择优选择,分清主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可以与学生进行PPT的分享。深层次的讲解需要我们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们认识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发生方方面面的改变,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后,思政教师要有“大思政课”理念,要在教学中践行“大思政课”理念,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交叉渗透,丰富相关问题的理解维度,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真正达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赵教授还对教师自身形象、授课方式方法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建议。
2012—2022,非凡十年,非凡巨变。可以说,“非凡十年”就是堂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通过赵教授的本次的分享让四位青年教师的思政课授课方式也变得更加鲜活,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在赵教授的指导下四位青年教师都找到了很多的突破口,对于今后更好地提升业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四位青年教师纷纷表示,会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把七大板块讲好,把这十年讲好,把思政课讲好!赵教授最后寄语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是“青蓝计划”的初衷,更是对青年教师的殷殷期望,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打磨自身本领,认真学习,真正成为一名总书记所要求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名师。“青蓝计划”,我们一起砥砺前行。我们相信,在成长导师的帮助和指引下,思政部教师一定能够不断成长,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