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赋能历史·互动激活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开展“思政会课厅”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4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39期“思政会课厅”活动在7号教学楼303教室展开。本次活动由赵静老师担任主讲,聚焦“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主题,以沉浸式影视教学与多维互动模式为特色,为班级学生及前来观摩的多位教师,精心打造了一堂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兼具的思政金课。

课程伊始,赵静老师清晰简洁地阐述了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即让学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与意义,掌握其对中国社会思想变革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她精准锁定课程重难点,如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五四运动的特点意义以及两场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为学生的学习路径铺设了清晰的导航。

为迅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赵静老师巧妙选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经典片段作为课程导入。随着屏幕上一幕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徐徐展开,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思潮涌动的激情年代,真切感受到新文化运动先驱追求真理、打破旧传统的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极大激发了学生对后续课程内容的强烈探索欲。

在课堂讲授中,赵静老师巧妙融合理论知识与历史实际,详细讲述了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以及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等群体的爱国抗争。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赵静老师精心设计了讨论互动环节,接连抛出“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如何响应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话题。同学们分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精彩授课吸引了众多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前来观摩学习。课程结束后,全体听课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把控、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交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并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与实操性的宝贵建议。

赵静老师认真聆听并记录下每一条建议,表示将对这些意见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持续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致力于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其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撰稿:赵静 摄影:张鑫宇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