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李洁在白燕书院103室开展了“阅兵式上的山西荣耀”主题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的山西元素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

活动伊始,李老师通过PPT向大家展示了阅兵里的山西印记: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广场的3名旗手中,有两位来自山西;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大型阅兵和国家重要庆典活动使用的礼炮,基本都是出自山西北方机械公司;地面部队的阅兵制服均为山西运城际华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承担,总量达3万多套;7架歼-10表演机拉出的14道彩色烟带,是由中国兵器特能集团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

随后进入分享交流环节,胡宸榕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讲述抗战故事,感慨山西军民的拼搏精神;魏均源同学直言:此前观看阅兵仪式并未留意背后的山西工业力量,如今倍感自豪。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氛围热烈。


分享结束后,李老师讲解了山西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作为华北抗日主战场与根据地发源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均在此书写辉煌,抗战期间山西90%人口参与其中,70万山西籍官兵投身八路军,为胜利立下不朽功勋。最后,李老师总结道,大阅兵里可挖掘的故事和意义还有很多,山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张名片,同学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努力学习,捍卫和平。

此次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家乡荣光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实践课。从阅兵式上的现代山西印记,到抗战岁月里的红色山西担当,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家乡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硬核实力与文化底蕴,更帮助他们打通了“个人-家乡-祖国”的情感联结,明白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种以“身边事”讲“大情怀”的方式,将抽象的爱国爱乡情感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历史与现实,有效引导学生从家乡的荣耀与担当里汲取精神力量,树立“为家乡争光、为祖国奋斗”的远大志向,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落地生根。
撰稿:李洁 摄影:李洁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