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智能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王利鑫邀请袁莉老师为学生们开展了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专题辅导。此次辅导旨在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的理解,增强理论自信和历史自觉。
一、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在第二章的辅导中,袁莉老师以“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背景、总路线、基本纲领和三大法宝。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性质及发展阶段,袁莉老师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结合历史案例,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袁莉老师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第三章的辅导中,袁莉老师围绕“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与理论创新”展开讲解,重点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历史经验。袁莉老师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通过对比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袁莉老师强调,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尤其是“赎买政策”和互助合作运动的成功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智慧。此外,袁莉老师还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在联系。

三、互动答疑 深化理解
辅导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就“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等问题与老师展开讨论。袁莉老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结合党史中的生动案例,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并鼓励大家以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此次专题辅导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课程重点难点,更强化了他们的理论思维和历史视野。同学们表示,将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在未来的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专题辅导活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人:袁莉 摄影:王利鑫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