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红歌主题异科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07    浏览次数:

3月6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大数据学院全生异科导师侯佳伟与受邀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帖红敏老师,带领2023级12名异科学生齐聚毣谷书院故事时“间”,以“听红歌·学红歌·唱红歌”为主题,开展红色文化浸润活动,用歌声串联跨学科育人的精神纽带。

活动中,侯佳伟老师以“红歌里的家国情怀”为引,通过《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影像与《歌唱祖国》的互动问答,带领学生追溯红色旋律中的革命精神。在“红歌竞猜擂台”环节,学生们以宿舍为单位,依托学习通平台展开抢答角逐,从《十送红军》的悠扬旋律到《红旗飘飘》的时代印记,通过音频片段竞猜歌名、解析歌词背景,在比拼中深化红色文化认知。帖红敏老师现场点评时,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例,延伸讲解抗战时期文艺创作与群众动员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感悟红歌凝聚人心的力量。随后的“红歌故事会”中,学生们用方言演绎《南泥湾》《红星照我去战斗》等家乡歌谣,祖辈垦荒拓土、参军报国的故事让质朴歌声更添厚重。进入“红歌教学工坊”,师生分组研习《我的祖国》歌词意象,手写歌词卡传递情感温度。

学生代表数据2402班周歆媛分享道:“竞猜环节让我用‘大数据思维’解码红歌背后的历史逻辑,那些音符里跳动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个民族的坚韧密码。”同班姚远航则举起手写歌词卡感慨:“方言唱红歌时,我突然理解了长辈常说的‘根不能忘’,代码可以迭代,但红色基因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源代码。”

活动尾声,全体师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铿锵旋律激荡书院空间。侯佳伟老师将满载学生感悟的手写卡片汇编成册,寄语青年以红歌精神润泽成长之路。这场跨越学科的红歌之旅,既以数字化竞猜激活红色文化传承新范式,又借多维互动构建师生共情新场域,为异科育人注入澎湃的时代回响。


撰稿:侯佳伟 摄影:侯佳伟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