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推进一流课程持续建设,本学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师在多门课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尝试。
5月25日,思政部教师郭慧毅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七章相关内容,开展了主题为“我的家乡解放了”的教学活动,此次授课教师为王“老师”与高“老师”(分别为来自计科2203、2204班的学生)。
首先授课的是高培瑞,她以山西省会城市——太原的解放为主题,创新性地以太原解放纪念馆为切入点,通过对于太原解放纪念馆的介绍,既将太原解放的过程娓娓道来,又把太原解放同全国大进军结合起来,最后还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升华,告诫同学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爱和平,并且应当认识到青年角色的责任,为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授课期间“小高老师”不忘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同时通过短视频,让同学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小高老师讲罢,随即王纳金便登场了,她为同学们带来的是山西北部重镇——大同解放。王纳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还借助“学习通”软件的相关功能,手机与电脑相结合进行授课。她通过关键词的形式,十分清晰明了地将大同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过程铺开,讲授过程中,为同学们呈现了大量的与大同和平解放相关的照片,一幅幅、一帧帧,听课的人也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两位小老师结束自己的讲授后,郭慧毅老师进行了点评和补充。主要通过人与地理两点展开:
第一,丰盈人物故事线。指出同学们在备课讲课的时候虽然也讲到了历史人物,但还是不够丰满,想要了解山西各地的解放,对于近现代山西历史人物的讲解要细致些。
第二,围绕山西省地形图展开讲解。郭老师为大家描绘了山西的“大山大河、小山小河”,山西较为特殊的地形以及自古以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实也影响了山西在解放战争时期各场战役的特点与结局。以大同为例,大同作为山西北部重镇,自古以来每逢乱世,大同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各方争夺的地区。
最后,郭慧毅老师也为今后开展翻转课堂提出了建议,认为大家在课程基本知识的准备上,要让课堂出彩,让同学们有比预期更加好的学习体验,就必须要注重知识的联想与联系,将知识成为一个系统,让琐碎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中同频共振,以此碰撞出美妙的火花。
从“本周我Xiang说”,到“历史上的今天”,到现在的“翻转课堂”,思政部教师始终重视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之产生更为有利的教学效果,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