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下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举办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见面会,思政部主任杨凯、2位成长导师、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张静茹及思政部青年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肩负着青少年理想信念引路人、立德树人主力军、守正创新开拓者的使命担当,本次见面会旨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办学育人水平。
见面会在教师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会议伊始,思政部主任杨凯向教师们隆重介绍赵教授、苏教授2位成长导师。
随后,杨凯主任就我校思政部基本情况、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程考核等情况向2位导师作了介绍,并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宗旨,详细介绍了我校以“两手抓”、“三结合”、“多品牌”、“立体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及成果。
最后,两位导师分别带领所属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其中,苏教授导师组成员为姚明敏、岳瑾明、石慧、郭霄凤;赵教授导师组成员为卢静、高培月、郭慧毅、赵静。
苏教授首先对我校办学特色给以高度赞扬,对于“完整的人”的培养目标、“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表示认同,肯定我校思政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所出的努力和成绩。随后,4位青年教师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基础、所带课程及现阶段的薄弱项做了介绍。针对教师们的困惑,苏教授一一作出解答,给出具体建议,并鼓励教师们参加省级教学竞赛、申报省级课题、提炼教学成果。接着,苏教授对于思政课课程建设、一流课程申报、结合我校特色形成特色思政育人模式给出建议;最后,苏教授表示,将认真开展导师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活动,加强不同院校间沟通学习交流,并会给青年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定期开展交流,也希望青年教师们有所收获。
赵教授肯定了我校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的大力投入以及思政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探索。思政部青年教师就教学研究方向确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理解等问题向赵教授进行咨询。赵教授在解答中嘱咐青年教师,确定科研方向应当将个人专业背景、所授课程和个人兴趣相结合。对于有青年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专业问题,赵教授建议理论研究应当着眼实际,真正做到既有理论高度,又能够接地气。最后,赵教授表示要建立导师与青年教师的常态化沟通模式,并当场与各位青年教师建立微信群,鼓励大家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积极探索,及时汇报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关问题,赵教授将随时给予细致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2位导师的到来使大家受益匪浅,姚明敏老师感慨道:“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们搭建向名师学习的平台,虽然此次和成长导师的交流只是短暂的一下午,但使我终身受益,在导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严谨治学、认真务实的态度,一定要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向导师请教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相信在成长导师的引领下,我校思政部教师定会奋翅鼓翼,勇挑重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夯实信仰、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