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炖出“成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例会

发布日期:2021-10-14    浏览次数:

梁启超先生在《梁启超家书》中写给思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2021年10月13日上午,思政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赵教授与青年教师们再次在云端见面,此次的见面可谓是梁先生“慢火炖”的第一把柴。

赵教授提到,为了让思政“青椒”们得到切实的提升,未来每一次“会晤”将针对与思政教学、科研等密切相关的主题与各位教师展开分享与讨论,此次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了课题的申报。

赵教授先将课题类型以及课题申报的整个流程与注意事项进行分享与建议,从选题、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项目研究基础、研究内容、方法目标、创新之处、实施计划到保障条件,甚至经费预算,都倾囊相授。

之后各位青年教师针对自身的疑问向赵教授进行请教,赵静老师提到自己申报课题时在选题方面的困惑,高培月老师提到自己在课题申报中创新点凝练的困惑。赵教授都做了相应解答,认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包括论文、项目等应当有一定的延续性,这样知识、理论比较系统,同时研究有升华,此外每年的课题从主题上本身亦有一定的联系与发展,为避免撰写时间紧张,青年教师可以提前就一些问题要心中有腹稿,脑中有思考,甚至笔下有笔稿。对于课题创新点的确定,可以从主题思想、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入手。

四位思政“青椒”的成长有幸得赵教授保驾护航,受益良多,将永葆不厌不倦的精神,相信青年教师可以长成劲儿足的“朝天椒”。

(作者:郭慧毅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