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携手,砥砺前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例会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次数: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新学年奋斗的伊始。为了在新学年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综合业务水平,思政部正式启动“青蓝计划”,通过成长导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2021年9月14日晚,思政部“青蓝计划”以线上会议方式开启,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苏教授与思政部青年教师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科研能力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活动伊始,各位青年教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工作计划和教学安排,重点就在本学期如何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教学、以及怎样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等问题与苏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和诉求,苏教授着重从教学与科研两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导:

苏教授指出,讲好新教材首先在于认真学习、研读教材,深刻把握好新教材的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个人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集体备课这种形式,尤其是以山西省教育厅开展的“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与优秀教案征集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好新教材集体备课工作,教师可以结合各自教学专长,集思广益,打磨精品教案,提升备课实效,以期做好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苏教授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不仅是我们党的重要节日,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同样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思政课教师有责任讲好我们党的历史,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当中,使学生深刻接受党史教育,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苏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山西医科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情况,指出山西医科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于既要在内容方面注重学校特色,将医学因素融入实践教学;同时也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开展“情景式”教学,提升思政课的鲜活度和吸引力。苏教授建议,开展好实践教学一定要努力挖掘自身特色,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实际,着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

苏教授认为,科研是高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可根据学校转设、社会热点、山西省情、个人研究专长等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申报各类课题,提升论文写作水平,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做精、做深、做强。

苏教授最后寄语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是“青蓝计划”的初衷,更是对青年教师的殷殷期望,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打磨自身本领,认真学习,真正成为一名总书记所要求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名师。

“青蓝计划”,我们一起砥砺前行。我们相信,在成长导师的帮助和指引下,思政部教师一定能够不断成长,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岳瑾明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