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情境下如何讲好大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2-12-07    浏览次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既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理,还要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之理。

疫情当下“停课不停学”,如何加强应对疫情给教学带来的挑战,如何将线上教学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1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培养活动“青蓝计划”于线上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线上教学情境下如何讲好大思政课”,思政部青年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刻思考与讨论,赵教授也结合教师们在线上授课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了逐一指导。

针对疫情以来授课实际情况及本人体会、疑问,各位年轻教师纷纷谈了自己的做法。卢静老师谈到自己运用线上平台教学的方式方法较为多样,采取双机位加板书的形式开展,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通过采取线上投票、随机提问等方式,时时关注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吸收掌握;高培月老师基于“三全育人”模式试验了“三全课堂”,即在教学中坚持全程、全员和全身心教学。在课堂分享中以“大国小民”为切入点,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并提出问题:“思政课教学目前在‘顶天’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如何做到更加‘立地’,让思政课更加接地气。”郭慧毅老师谈到自己的讲授从“大家”的示范课包、速课,发展到腾讯会议再到目前腾讯会议+学习通,实现了两者功能的扬长避短。同时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了优化以及根据内容侧重点的使用。以笔记+板书+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掌握更加精准,希望赵教授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给予指导。赵静老师谈到自己授课时间较短,在线上授课中也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采取了腾讯会议与学习通结合进行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效果好,在线上授课的过程中,能做到收放自如,教学效果明显,希望赵教授就如何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线上课堂的把控进行指导。

围绕青年教师的疑问,赵教授逐一进行了详细解惑。对于思政课如何“落地”,赵教授提出“三结合”做法,即结合学生实际、结合专业实际、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角度出发,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解决学生真实困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关于一流课程建设,赵教授结合自身实际,从一流课程的评选比例、标准等方面入手,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进而提升到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向年轻教师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赵教授也指出,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希望大家结合各自所授课程,积极进行申报。针对线上教学如何加强课堂把控,赵教授也从疫情当下实际出发,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线上上课要守住底线,课程开始前进行签到,课后签退。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挂机刷课的情况,可以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在日常要加强与学生辅导员的沟通,对于存在旷课刷课行为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警示,确保学生按时上课。第二,线上上课要有激励举措。根据学生课上参与互动的情况酌情给予不同的平时成绩,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扎扎实实工作,切实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革创新中提质增效,努力争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作者:赵静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