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用了一段话殷切寄语青年。他着重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青少年在推动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似乎一直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需要一个好的思想指引,因此,如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气腾腾地走进校园是必不可少的。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如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鲜活力和亲切性,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思政部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刻思考。
10月28日,思政部青年教师卢静、郭慧毅、赵静和高培月在成长导师赵教授的指导下,开展集体备课会,探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履行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
集体备课会开始,四位年轻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体会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的经验与困惑。卢静老师在宣讲中遇到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话题时,不知道如何从表面达到本质,讲解存在不够深入、不够透彻的问题;郭慧毅老师在宣讲过程中感觉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非常丰富,自己讲得不够深入、理论性不足;赵静老师在宣讲过程中比较困惑的是如何将政治性较强的理论讲得更加生动,增加思政课的亲和力;高培月老师在宣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青年学生的联系,将这一联系讲透讲活。
针对四位青年教师的困惑,赵教授从融入内容、融入方式和融入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指导青年教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气腾腾”地送进课堂。
首先,融入内容准确及时。思政课教师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赵教授建议青年教师多听多学,尤其要多向专家学者学习,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大家可以通过集体备课会形式集思广益,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真正在教学中回答学生心中之问,回答时代之问,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融入方式丰富多样。思政教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宣讲,也可以多采用研讨会、情景模拟等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角度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将理论与国情、省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火热的宣讲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一粒粒“种子”。
最后,融入效果动态考核。赵教授指出,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效果,不应当简单以考试成绩去检验,应当依据学生学习表现开展过程性考核,如开展翻转课堂、学生讲座等互动活动,学生主动展示学习成果,真正做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集体备课会最后,赵教授嘱咐四位青年教师,要抓住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契机,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形成教科研论文成果,并依据相关经验申请各类教科研课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要主动深刻地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让党的科学理论和初心使命入脑入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