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大学讲台,新教师的心情既新奇又忐忑,脑海里浮出大大小小的问号。大到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好?哪些教学内容最重要?小到一个手势怎么做?PPT的颜色如何搭配?众多问号甚至会让新教师们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直接影响其职业成长。
寻找答案,这已经成为新教师初登讲台后的主要工作,我们向专家请教,与同事讨论,试图从别人走过的路途去寻找自己的答案,但往往是他山之石不能完美攻克自己之玉。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我们忽视了教学的最终目标定位——学生。
教学目标定位与市场营销有着相似道理。市场营销的核心词汇也是“定位”,市场中要把生意做好,关键在于做好“定位”。这要求经营者必须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即把握顾客的目标、需要、愿望以及期望,进而实行精准服务。市场营销学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三个:
如果我们以教学活动视角探究这三个问题,可以得出的答案是,首先,学生是我们的顾客;其次,他们在课堂上;最后,老师要如何影响他们?这就成为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至于如何解答?最重要的是向教学活动的“顾客”即学生去寻求答案,这便是“到答案当中寻找答案”。
10月21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通识课教学部、远景学院和创意写作学院四部门联合开展“新教师教学技能推进会”,本次会议由思政部主任杨凯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主会场设置在思政部会议室。本次会议以“到答案中寻找答案”为切入点,通过商科思维视角探究教学活动,旨在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基础上推进新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新教师们与学校教学督导高培月、赵云、杨晓玲、郭慧毅和卢静共同探讨教学相关问题,助力新教师成长进步。
会议首先由教学督导高培月老师进行题为《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的主题讲座。为更好帮助新教师了解学生实际需求,高培月老师在本次活动前期面向校内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共收获有效问卷3411份,能够充分反映我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需要。高老师结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针对新教师最关心、学生最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帮助新教师寻找影响学生的最优方法。
第一,教学方法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台上与台下相融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看重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情境教学、问答讨论和各类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将台上教师和台下学生相融合的需求。
第二,教学能力中表达能力和理论水平同样重要。高老师表示,理论是种子,表达能力是养分。没有充足养分,再好的种子也无法发芽开花,也就无从让人知晓它的美丽。
第三,教姿教态要大方亲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各类教姿教态问题中,不尊重学生的语言和手势表现最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高培月老师提醒新教师注意用掌心向上的手势,表示对学生的尊重。另外,学生对于教师低头念PPT的行为也更为介意。高老师提醒新教师讲课重在“讲”,而不是背诵讲稿了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透知识,然后借助PPT作为讲授提纲,以自然的语言讲述课程内容,自信大方的表现更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
第四,教学内容要重视夯实根基。很多新教师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在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投入大部分精力。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为看重的还是老师能否把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其次是案例分析、时政要闻、互动测验和实践教学等活动。高老师表示,知识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其他活动设计要服务于这一任务,不能本末倒置。学生反馈结果启示新教师们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应适当对理论讲授深度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以更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第五,教学设计中细节决定成败。PPT作为教学活动辅助手段,其设计应当简洁大方,重点在于逻辑结构和重难点清晰,切忌喧宾夺主。课堂中播放视频时长应尽量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且最好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再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维持更好的专注力。
第六,课堂管理中善用激励制度。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非常认可通过奖励积分制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也希望老师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课堂秩序进行维护。因此,高老师建议新教师要在公平公正原则基础上开展奖励积分活动,在平等尊重原则基础上维持课堂秩序。
主题讲座结束后,会议进入教学督导“Q&A”环节,参会新教师与来自四部门的五位教学督导进行互动,新教师就初登讲台最困惑的问题向教学督导进行咨询,教学督导结合学校相关规定和个人教学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回答。
新教师王树芳提问:“作为新教师,我想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互动?”
教学督导卢静老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卢老师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建议新教师们首先要扩展互动途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例如“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平台;其次要适当运用情境“互动”,设置疑问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最后是不仅关注学生开始互动,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持续互动,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在互动中有收获、有成就,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习惯。
新教师武柳君提问:“我很羡慕语言表达能力好的老师,但不知道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希望得到督导老师的指导。”
教学督导赵云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赵老师认为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优秀的表达源自于自己深厚积累,积累得越扎实,表达的信心就会越强,表达的内容就会越丰富;其次要强化自己的表达练习。好的表达,源自于自己过硬的表达训练,备课时要把自己的讲稿练到非常的熟悉,哪里该讲哪里不讲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做到“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在课堂上,我们要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表达语言与方式。
新教师张夏薇提问:“都说教学要与学生充分沟通,我想请问教学督导老师如何做到这一点?”
教学督导杨晓玲老师解答了这一问题。杨老师表示与学生沟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努力。第一是与学生成为“自己人”,在授课过程中多用“我们”代替“你们”;第二是授课案例或环节选取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引起共鸣;第三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事情或发言内容要表现出“感兴趣”,或以此作为案例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
新教师郑思杰提问:“我们文科课程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案例,我想请教督导老师教学案例运用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督导郭慧毅老师解答这一问题。郭老师认为案例运用应注意五个关键点。一是典型性。案例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内容、思想等方面能够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所选取的案例可以涵盖你所讲授的知识点、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思想共鸣,与同学形成共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是针对性。案例不能脱离教育对象,也不能偏离教材理论。同时案例还要针对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开放性的案例。三是贴近性。案例涉及的人物、关系、环境、时代、思想等内容与教学对象具有紧密的联系。四是时代性。案例选择应当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时代主题,紧贴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五是启发性。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同时还要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感悟。因此教师应重视探索案例的启发性价值。
为帮助新教师迅速实现身份转换,提升其教学技能,各部门除日常教研活动外,也在充分了解新教师培训需求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类形式的培训活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本次会议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四部门将商科思维融入新教师培训,将学生视作教学活动的营销对象,运用市场营销学中的调研方法,充分了解教学“顾客”的真实需求与期望,结合教师教学中存在困惑进行极富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做到了“精准营销”。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这次培训聚焦新教师初登讲台的共性问题,让新教师真正接触到了学生实际需求,教学督导提炼的经验指导也解开了大家的困惑,正可谓是干货满满。
此次新教师教学技能推进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但教师教学技能成长却永远不会结束,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保持学习的习惯才能不断成长,才能正确把握学生与时俱进的需求和期望,才能跟得上时代脚步,真正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为了这一切,我们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