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2-12-10    浏览次数:

“形势与政策”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引导学生明大理、识大势、知大任、养大德,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于12月8日组织全体《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以线上的方式参加了由山西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指导组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共分为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王军进行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讲话。王军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地融入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带着热气走进教案、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并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三点思考。

第二阶段,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王虎学进行了《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题报告。王教授以“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和“四个伟大”中的“伟大工程”为坐标,从三个当今:当今世界、当今中国、当今中国共产党着手,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中面临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问题,并分析了深层次的原因,强调了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性,深入地解读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

第三阶段,由来自五所高校的五位教师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太原理工大学教师王青山围绕《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主题,提出了认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基本思路是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把握、全面系统,二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详细分析了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山西医科大学教师孙俊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行动指南三个层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入解读了六个坚持,强调了六个坚持的实践指导意义;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荀雪霞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为主题,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高度和课堂教学的实践维度进行了讲解和交流,强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要搞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关系;长治学院教师刘芳以《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为主题,以问题入手,从两方面的历史史实和三个问题对此进行了内涵探究,为我们厘清了做到第四个牢牢把握的思路;太原师范学院教师郭振东以《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主题,强调了立德树人、尊重个性、调动内需、摆正心态四大教学理念,对于我们上好思政课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大家纷纷表示,不仅使我们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程。

(作者:黄雅娟 编辑:cuilia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