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打造高效思政课堂,9月24日,教研室全体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共探教学新路径。

首先,李青柳老师围绕导论进行说课、刘佳欣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对教材导论部分进行深入剖析与讲解。她结合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从知识结构、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等多个维度,对导论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她还分享了自身在教学中采用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如问题导向教学、情境创设与互动讨论等,力求在课程初期就引导学生建立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随后,刘佳欣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教材导论部分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地剖析与讲解。她表示,导论部分虽然理论性较强,但通过案例引导、情境模拟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参与度。她还分享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如何挖掘教材背后的逻辑主线,如何将抽象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接,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随后,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针对“如何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教学”“怎样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活跃,思维碰撞不断。

此次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大家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教师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教师们将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活”起来,走进学生心中。
撰稿:李青柳 摄影:李青柳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