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材料专题指导会

发布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

为高质量推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申报工作,2025年9月4日晚7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线上形式召开专题指导会。本次会议聚焦“靶向解决申报痛点、精准明确修改方向”核心目标,乔运鸿教授和赵民胜教授针对申报文件要求与现有材料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展开深度剖析,为各申报项目提供系统性指导建议。

乔运鸿教授从申报材料撰写的底层逻辑出发,明确三大核心要点。其一,报送表撰写需紧扣“六种推广类型”构建建设思路,清晰划分报送单位与联合单位的角色分工,通过具体案例体现多方共建成效,同时建议主动对接教育部、省文物局等上级部门,精准把握“抗战80周年”主题的官方解读口径。其二,红色资源选择需严守主题关联性,优先选用未重复申报、特色鲜明的资源;其三,推优类型材料需牢牢立足场馆原有展览脉络与历史人物事迹精神,既要深度挖掘素材的独特教育价值,又要严格核查史实,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赵民胜教授针对教案、教学设计及现场教学方案的评审情况,梳理出两类关键问题。在共性问题上,多份材料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框架轻细节”现象;社会效益部分论述空泛,缺乏数据支撑与真实实践成果佐证;方案整体设计偏宏大,对落地可行性考量不足,缺少具体实施案例与操作细节。在具体项目反馈上,他也逐一给出优化建议。例如,深化细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开发教学环节;需精简题目并删除副标题,校园文化活动设计需进一步贴合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历史定位与资源特性等。

最后,会议明确两项重点待办任务。一是推进材料修改与调整,对照会议反馈全面审视教学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及现场教学方案,重点解决主题逻辑脱节、内容表述冗余等问题,确保材料精准契合申报要求。二是加强申报团队内部沟通协作,提升材料质量。


【撰稿:古慧敏 摄影:古慧敏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