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教师周荣方教授与思政课教师深度交流

发布日期:2025-05-10    浏览次数:

5月9日上午,全国“最美教师”称号获得者、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荣方与周荣方教授与思政课教师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专题座谈。双方就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竞赛备赛策略、教学成果凝练路径等实际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凯主持座谈会,学院教师代表积极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深耕思政教育 共话教学创新

活动伊始,杨凯院长对周荣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教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周荣方教授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其主讲的思政课多次获评国家级“金课”,2022年更因“用信仰与热爱点燃课堂”的教学实践荣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杨凯院长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及办学理念,并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色育人项目进行重点介绍。近年来,学院聚焦“大思政课”建设,依托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红色光影学堂”“红色剧本杀”等特色育人项目,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党史故事中深化理论认知。

聚焦教学竞赛:从“备赛”到“育人”的四个关键

在交流会上,周荣方教授结合丰富参赛经验,为青年教师分享教学竞赛备赛建议。她强调,备赛应深入开展学情分析,精心设计逻辑清晰的教案,以权威课件为基础融入校本化特色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融入个人思考与见解。

针对教学奖项申报,她强调需“吃透政策文件”,紧扣教育部指导性文件,结合学院“红色光影学堂”“红色剧本杀”特色项目,突出教学成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有“理”更有“力”

周荣方教授指出,思政课改革需落脚于“讲深、讲透、讲活”三要素,注重“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通过深化理论阐释、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教师感悟:以匠心守初心

会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卢静表示:“周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路径。为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我将运用到未来的教学中,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课堂。”

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此次交流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效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将与时俱进地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信院思政育人品牌。通过此次交流,教师们在课程设计、案例开发等方面获得新思路,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姚明敏 摄影:李臻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