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青年教师深耕科研领域,4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乔运鸿教授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

活动伊始,乔教授以一篇具体论文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他着重强调,在科研工作的起始阶段,对核心概念的清晰界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准确界定概念是搭建科研大厦的基石,只有概念清晰,后续的研究思路与论证才能坚实可靠。乔教授指出,模糊或错误的概念界定极有可能使整个研究偏离正轨,导致后续工作徒劳无功。
当基本概念厘清之后,乔教授着重强调问题意识是各位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他表示,科研不应是盲目探索,而是要敏锐捕捉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或见解。只有具备问题意识,科研才有灵魂,才能推动学术的真正进步。
延续上次“传帮带”会议的内容,乔教授此次为青年教师布置了夯实理论基础的任务。他给定具体内容,引导青年教师自行搜索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思考这些理论适用于何种研究对象。乔教授期望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索过程,让青年教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研究相结合。下次会议上,大家将围绕各自的探索成果展开讨论,共享智慧。
活动尾声,乔教授结合董事长讲话中提及的“加法”与“减法”理念,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表示,每位教师都应做好职业发展的“加减法”。

在乔教授细致入微的指导下,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更清晰的规划,将以积极的姿态投入科研深耕之中,不负期望,做好职业发展的“加减法”。
撰稿:马玉凤 摄影:卢静 编辑:任欣